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基因编辑育种创新研究组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超甜、糯与超甜糯复合型鲜食玉米育种技术,为高效培育这一类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玉米品种提供了新的技术策略。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研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谢传晓介绍,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普通玉米主要用于生产淀粉,全国年种植面积超过5亿亩;而甜糯等鲜食特用玉米近年越来越受市场欢迎,目前年种植面积已达1000万亩。然而,甜糯玉米品种、尤其是甜糯复合型玉米育种效率不高,发展缓慢,主要受限于利用自然突变基因回交育种效率、以及超甜基因隐性上位效应导致育种选择困难。
他解释,研究人员构建同时靶向玉米WX与SH2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后代中高效分离SH2与WX单基因与双基因突变的突变系,从而实现超甜玉米与糯玉米材料的高效创制。该研究采用当前新兴的基因编辑前沿技术,通过对同一个代谢途径中的多个目标基因实现精准突变,实现了高效的超甜、糯、超甜与糯复合型玉米育种技术,该技术还可以拓展出风味类型更丰富的鲜食玉米。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布的资料部分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络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光明日报|2019.04.30
秒速快3_秒速快3官网日报|2019.05.10